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推进学校改革发展

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与当代中国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及文化相适应的大学领导体制、运行机制、内部治理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体系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事关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、办学质量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。南昌大学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,研究学校的发展战略,研判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,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,梳理发展思路,在理顺体制机制、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。

一、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,厘清学校办学思路


从去年开始,为找准影响南昌大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我们较为系统地研究了“要把南昌大学办成什么样的大学,怎样办好南昌大学”这一根本性问题。


一是凝练了学校办学思路。办学理念:学术立校、人才强校、依法治校。学校怎样立校、如何强校、怎样治校,是我们办学的根本。学术立校源于“大学是学术共同体”的认识,要实现学术立校,靠的是人才,只有通过人才,才能使学校真正强大起来,依法治校则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。作为办学理念,我们必须强调学术、注重人才,使立校、强校和治校成为一个有机整体。


育人理念:以人为本、德育为先、学术为上。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,立德树人。在育人的层面上,就是要让学生成长、成人、成才,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。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德育为先、学术为上。


理想追求:学生成才、学者成功、学校成名。办学就是要让学生成才、学者成功、学校成名,这是学生、学者、学校三个不同层面的需求表达,是理想层面的表述,是大学为之奋斗的理想追求。


价值导向:师生的幸福感、学校的成就感、社会的认同感。只有师生有幸福感、学校有成就感、社会有认同感,学校才能真正具有凝聚力、内动力和驱动力。


二是明确了学校办学定位。我们认为,南昌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,学校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时期:从1993年到2003年,是原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融合发展的十年,其标志性成果是学校进入“211工程”建设行列;从2003年到2013年,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十年,其标志性成果是建成了前湖新校区。学校有了第一个十年的基础和第二个十年的规模,未来十年应该是内涵发展的十年。学校明确了“有特色、高水平、综合性”的办学定位。未来十年,我们要在特色、内涵、质量上下功夫,围绕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谋发展,到2020年前后,也就是在建校一百周年的时候,努力把南昌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。从2020年到2050年,再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,南昌大学应当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。


三是明确了“强学科、精管理、惠民生、兴实干”的发展思路。强学科就是要强教育教学、强科学研究、强社会服务,强文化传承,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,以学科建设为龙头,实现学术立校、人才强校。精管理就是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,理顺管理体制机制,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,强化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。精管理是实现强学科的重要途径。惠民生就是以人为本,始终把师生利益放在首位,这是我们的宗旨所在。实干才能兴校,只有实干才能真正地强学科、精管理和惠民生。


二、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动力,推进学校改革发展


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当适应不同高校的特点,体现其个性和特色。在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的基础上,学校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。


一是搭建四级管理构架。从管理构架上,学校试图搭建学校、学部、学院、系所四级构架,但层级太多不符合管理高效的原则,层级太少不利于精细化管理。因此,实行校和院是实体,部和系是虚体的总体构架。“部”主要是学术管理机构,如学术委员会分会、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、职称评聘推荐委员会分会等。“系”主要是教学、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组织和实施机构,从行政管理上属于虚体。目前,学校成立了人文社科学部、理工学部和医学部,出台了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》,医学部作为实体已经独立运行。学校部分学科和院系已经调整到位,全部调整工作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。


二是建立校院两级管理模式。从运行机制上,如果学校层面权力下放不够,管理重心偏上,权力过分集中在学校和职能部门,院系创新活力就不够,发展的体制机制就会存在障碍。为此,学校专门出台了《学院党政工作条例》,落实校院两级管理责任,明确学院在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前提下,学院作为一级管理实体,要承担三项责任:教育教学、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学术责任;与人、财、物相关的经济责任;与党风廉政、安全稳定等相关的政治责任制。为了进一步发挥学院管理能动性,学校还下发了2014年度学院工作任务指标,明确年度工作目标,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和目标考核制。


三是推进教授治学和学术立校。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。为了树立科学发展的学术风向标,学校在新实施的《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方案》、《“215”人才工程实施办法》、《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办法》、《高层次人才考核办法》等制度中,引导和发挥好人才和学术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,正在起草的《大学章程》、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》、《表彰与奖励办法》、《各类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》等规章中也注重体现这些要求。去年年底,学院教授委员会在学院职称评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实施情况良好。


四是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。健全规章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载体。制度相对滞后,管理粗放,人治现象突出,办学效益不高,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。一年来,学校先后制定或修订了《校领导工作制度》、《党政会议议事规则》、《合同管理暂行办法》、《关于成立南昌大学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》、《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》等一批规章制度,增强了学校决策的民主性、科学性、合法性,为学校实现依法治校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

三、我们的几点思考


在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具体实践中,我们既有进展,又有困惑,有些问题只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。


一要找到突破点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难点是办学自主权的突破。在我国,高等教育实行政府分级管理、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长期没有改变,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,办学自主与学术自由的呼声将会越来越高,从制度上要限定政府管理的边界、明确学校办学自主的范围。这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突破点,但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谓“任重而道远”。


二要明确着眼点。从大学是学术共同体角度看,高校去行政化,这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选择。高校去行政化,除了解决好高校内部的去行政化趋势,将行政权力让位给学术权力外,其实,高校的最大行政化是来自外部的行政化,政府对大学的管理等同于“机关衙门”,很多时候被管得太死太多太严,需要给大学松绑。


三要抓好落脚点。创新大学管理体制机制,学校管理重心下移,将落脚点放在学科与学院,这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。重心落脚点下移的过程,必然带来运行机制、管理方式的变化,如何建立适应新要求的体制机制,需要探索,积累经验。核心是要努力发挥专家、教授在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中的指导作用。


四要寻求创新点。一所大学,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依靠规章制度已经固定下来了一些思维和习惯,也就是固化在师生内心的惯性思维,很难被打破。建设现代大学制度,这是问题导向式的改革,要打破常规,要创新思维,更会触及灵魂深处,过程痛苦,难度很大,一旦形成,则会成为学校的风格与气质,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辨识度。